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影响,高温纪录被屡次打破。中国气象局在8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7月,我国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华北、黄淮高温极端性强,河北及河南等地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英国气象办公室也表示,叠加“厄尔尼诺”现象影响,2023年夏天是人类历史上最热的一个夏天。
全球范围内的极端热浪令人警醒,但并不令人意外。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表示,人类碳排放尤其是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消耗均已改变全球气候。
面对高温、暴雨、狂风等极端天气频发,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全球变暖风险,能源变革成为全球应对气候问题的重中之重。
(相关资料图)
“双碳”目标下的能源变革
为联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全球100多个国家共同签署了气候变化协议,2015年12月12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黎协定》,并于2016年11月4日起正式实施。随着全球碳中和不断推进,甲醇能源逐渐走入了能源转型舞台的中心位置。在交通领域,甲醇汽车正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目前欧盟已允许德国在2035年后销售使用包括甲醇在内的合成燃料的汽车以应对新的碳排放标准。在中国,近半个世纪培育出的规模化甲醇经济生态链已成为该领域名副其实的先行者。
甲醇燃料被称为液态的“氢”和移动的“电”,是世界公认的清洁能源。假如国内三分之一的车辆使用甲醇燃料,就能回收1.32亿吨二氧化碳,还能减少8000万吨石油进口。
工信部甲醇汽车推广应用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魏安力指出,甲醇汽车推广可以取代大量汽柴油,减少我国石油进口,保障我国交通领域能源安全,还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目前,我国已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甲醇能源的基础条件。从原料生产端来看,2021年全国甲醇产量7816.38万吨,价格相对稳定,且相较汽柴油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市场需求正逐步扩大。甲醇生产途径多样,可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开辟新的能源产业。从储运环节来看,甲醇与汽油、柴油相似,都属易燃液体,现有成品油的调配、储存、运输和加注等基础设施稍加改造后,即可成为甲醇燃料加注的基础设施,从汽、柴油车过渡到甲醇汽车易于实现。如果能在现有的汽柴油加注站配备甲醇撬装式加注设施,将大大缩减土地、资质审批、建站费用及建站时间,实现车用燃料的大规模替代。
在应用端,甲醇燃料技术也正逐渐走向成熟。甲醇燃料与甲醇汽车发展历经40多年,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标准,甲醇燃料标准化体系已经建立。我国甲醇汽车已经健全了政策许可、行政管理许可、技术标准许可、市场准入许可和运行保障许可的全体系通道,产业完成了技术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建设。2013-2018年,由工信部牵头,在5省(市)(山西、上海、陕西、贵州、甘肃)组织开展甲醇汽车试点运行工作,系统验证了甲醇汽车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专家组验收意见表示“我国甲醇汽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21年11月,工信部在《“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中提出,推进二氧化碳耦合制甲醇等降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将甲醇汽车纳入绿色产品,大力发展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促进甲醇汽车等替代燃料汽车推广。
我国甲醇汽车应用实现跨越式发展
8月13日,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考察调研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南充基地,走进车间察看新能源汽车生产流程,并重点了解甲醇汽车推广应用情况。
在我国甲醇汽车产品大家族中,甲醇乘用车、甲醇混合动力轿车、甲醇商用车、甲醇危化品运输车、甲醇增程电动车等产品已相继问世,逐渐形成了成熟的甲醇汽车整车制造业和零部件、配套产业及后市场等全套甲醇汽车的完整产业链。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认为,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绿色甲醇技术,可实现绿氢的最好的安全储运,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路径。绿色甲醇是绿氢最好的储运载体之一,可为加氢站及燃料电池车提供更为安全、加注便捷的氢源,且绿色甲醇也可作为内燃机车更为清洁、高效的燃料。
在商用车领域应用甲醇燃料,将进一步放大甲醇能源清洁高效、成本低廉的优势,为运力产业提供了全新的选择。我国的能源结构是富煤、少气、贫油,对外石油依存度超过70%。虽然商用车保有量少,却消耗了超过一半的车用汽柴油,排放了全部汽车56%的二氧化碳。1辆传统柴油重卡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306辆乘用车。
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高,202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6%,比欧美等发达国家高一倍。用甲醇替换汽柴油驱动运力,可大幅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以甲醇重卡为例,相比传统柴油重卡,燃料成本减少18%-32%,大大降低物流成本。
经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我国甲醇商用车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吉利旗下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早在2019年就推出了全球首款甲醇重卡,也是目前国内唯一推出甲醇重卡、轻卡、客车的企业。2022年3月,远程甲醇重卡在丹麦开启了测试与示范运行,为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在欧洲应用积极推广。2023年7月26日,由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醇氢增程动力客车在四川南充下线,我国新能源客车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以远程为代表的甲醇商用车产品技术成熟度及投放规模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绿色甲醇生态建设方面,我国多个省份正以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为中心,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为全球汽车行业利用合成燃料树立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中国模板。
今年2月,全球首个十万吨级绿色甲醇工厂在河南安阳投产,是中国首套、全球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工业化生产装置,项目综合利用焦炉气中的副产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当前,使用来自于该工厂生产的绿色甲醇的300台甲醇重卡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将减少柴油消耗1.5万吨,减少碳排放4.5万吨。
气候变化是全球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推广绿色交通、发展甲醇经济,是中国在交通领域推动自身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全球各国齐心协力应对挑战并期待建立起能带来经济繁荣的协作关系,甲醇能源有望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助推全球零碳陆运变革,开启绿色交通未来。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公变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8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